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读研,逆社会时钟的重大研究生们


有一个名词叫做“社会时钟”,

简单来说,

就是“什么年纪就做什么样的事”。

比如“18岁上大学”“23岁工作”

“27结婚生娃”“30岁买房”......

如果你不遵守这个社会时钟,

就会受到包括父母、同辈、包括自己

内心的催促并感到焦虑。


“逆社会时钟”

则指打破常规世俗规定的人生轨迹,

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在重庆大学,

就有一群逆社会时钟的研究生们,

他们在工作几年之后选择重返校园,

他们不再遵循

“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社会预期,

他们勇敢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社交媒体上,

很多人会问“我30岁了,还能读研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提问者自己才知道,

小招也没有办法给出定论。

但是小招找到了

两位在重庆大学读研的“逆社会时钟者”,

她们有的工作7年后读研,

有的工作4年后读研,

希望通过分享她们的故事,

让大家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彭同学

2022级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我一直以为在30岁读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直到入学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比我小好几岁,很多人会因为我的年龄对我感到好奇,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30岁读研并不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为什么选择读研


     对于彭同学而言,决定考研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她决定考研之前,她已经工作4年多了,后面因为公司业务转型她决定辞职,辞职之后又恰好遇到疫情,于是她想着,那就去考个研吧。

她说:“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就是刚好遇上了”。


     虽说决定考研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但是“30岁之后仍然可以读研”的种子早在几年前就在彭同学心中种下了。当时,她在旅行团中遇到了一位老师,她就是30岁之后才去读研的,并且还是带娃读研,35岁之后这位老师又去读博。


     这位老师的经历让彭同学觉得,30岁之后读研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在决定考研之前,她从来不存在因为自己年龄大而能否读研的纠结。直到考上之后,身边的人都对于自己考研的经历感到好奇,她才逐渐意识到,“原来30岁读研好像不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读研之后的生活


     整体而言,彭同学对于校园生活的适应还挺快的。


     她和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同学们没有任何代沟,如果不是入学时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时各种统计学生信息的表格提醒她比别人大,她可以和同学们“无缝衔接”。彭同学觉得,即使比自己小好几岁,同学们却都很成熟、也很优秀,情商智商都很高,所以相处起来还是很融洽的。


     此外,因为工作后读研的原因,彭同学更加享受在学校学习的时光。比如,在读研的第一学期因为课业繁重、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很多同学都有抱怨情绪,但是她做作业时反而会感到开心。


     她也喜欢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刻,大家一起聚餐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在群里聊八卦,对她而言,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是很值得开心的日子。


     唯一不太适应的可能就是学校的住宿生活了,在读研之前,彭同学是打算每天晚上回家休息的,因为她习惯了和家人们住在一起的生活,并且,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小宝宝需要她照顾。研一上学期因为疫情以及课程原因有段时间不能回家,这让她感到焦虑,但如今她已经可以达到每天回家的目标了,因此目前的生活对于彭同学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逆社会时钟者


彭同学认为,我们不需要太在意社会时钟,不要用所谓的社会的时间线来安排自己的人生。她觉得,在小时候我们总会和同学相互比较,用成绩来衡量自己。但是当你走出社会之后,你没有必要继续和别人相比,走出你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有时候,彭同学也会因为年龄感到焦虑,但是她觉得想得轻松一点其实也没什么。“工作就是上班而已,毕业之后就考考证,实在不行再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嘛!”。




小招说


     在与彭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很明显感觉到她是一个很爱笑的人,并且心态非常年轻,整个聊天过程让我感到轻松愉悦。她不会因为自己比同学们年长几岁就觉得自己需要表现得更加成熟,也很喜欢与大家相处。


     对于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年龄焦虑,她似乎表现得比较迟钝。她觉得,如果一家公司只爱年轻人,那只能说明自己与这种公司无缘,就当提前排除不适合自己的公司。


     让我惊讶的是,她备考的时候还处于哺乳期,决定考研的时候距离12月的笔试已经只剩4个月左右了,因为带孩子的原因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最多也就4、5个小时,并且之前没有任何考研经验,即使这样,她一战也顺利通过了初试,只不过败在了复试,好在二战成功上岸。


     这样的备考时间安排对于多数考研人来说,可能有点太“放纵”了,但对于心态好、不被焦虑困扰、有想法就去做的彭同学而言,也许也只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韩同学

2021级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自己何其幸运!我的导师一直鼓励我,我的老公、家人一直支持我,让我能静下心来读书。”


为什么选择读研


     韩同学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读研是她反复思考之后的决定。


想要实现自我价值是她决定读研的种子。韩同学提到,在读研之前自己的工作过于稳定、过着养老般的生活,通过工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为了有更好的工作,也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韩同学有了读研的想法。


孩子是她读研的动力。作为二娃宝妈的韩同学想要通过“push”自己来给孩子们设立好的榜样。她不想当孩子们眼中那个每天刷手机的妈妈,而是想成为孩子们眼中那个努力上进、爱学习的妈妈,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读研之后的生活


     正式入读之前,韩同学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有着各种顾虑:毕业近七年,过着与学校完全脱节的生活,以前做实验的要求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入学之后该如何快速上手实验?同门比自己小好几岁,相处起来会不会有代沟?自己最大的孩子马上上小学了,上学后谁给他辅导功课?自己又该如何平衡好学业与照顾孩子的问题?


     在入学之后,韩同学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因为脱离学校太久,很多科研的基础知识她都要从头学起。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查阅文献,其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也需要重新学。另外,由于自己做的课题与师兄师姐完全不同,需要自己摸索实验条件,在摸索过程中也碰了不少壁。


     如今,入学两年的韩同学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不懂实验、不懂操作,就多与老师沟通,多向师兄师姐请教。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摸索实验条件,那就学着转变思维方式、多尝试,不断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同时,韩同学也逐渐适应了在学校的生活。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和好朋友约着一起打羽毛球、聚聚餐、聊聊天;在科研的空闲时间,就和爸妈、孩子打视频;放假就回去给家人做一顿大餐,回到家中,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脸,一切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逆社会时钟者


     韩同学觉得自己是一个“逆社会时钟”的人,虽然读研期间也会有年龄焦虑,但是焦虑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动手去做才能解决问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做就去做,不让自己后悔最重要,不要因为自己的犹豫和胆怯而止步不前。


     韩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幸运有支持自己读研梦想的家人、幸运有一直鼓励自己的导师、幸运自己有读研的机会,这一切都让自己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她有一句最喜欢的话——以梦为马,天道酬勤。决定你是谁的,是你自己要做的事情,你的梦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在两位“逆社会时钟者”的讲述里,

你可以窥见读研的另一种人生。

年纪并不是读研的绊脚石。

 

社会的要求、外界的声音

可能会让你的生活伴随着焦虑,

但是生活不只是一种模样,

不需要用社会的大尺子

去精准衡量你的生活是否完美。

 

沉迷过去和焦虑未来都是没有意义的,

接纳自己、享受当下。

要知道,能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

可以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30岁之后,我们依然可以活力四射,

依然有梦想,

依然可以在校园里做科研。



- END -


更多精彩

速看!初试干货,手把手教你如何上岸

经验分享|如何“九推”到重庆大学攻读研究生

暑假规划来袭!考研人的第一个备考黄金期



文字|蒋红 受访者 

图片|研小招工作室

排版|付静雯

编辑|朱星儒

指导老师|冉璐璐

审核|杨华

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微信号|cquyzb •

• 投稿邮箱|cquyzb2018@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